植树望其成材,育人成就伟业。教育作为一项平凡的实践活动,承载着育人的伟大事业。古今中外,无一不是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放在首位。汽车学院数学系左平教授为了更好地领悟“三创”理论,践行“三实”活动,利用假期参加网上教育理论研修学习,对教育改革、教学创新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
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肩负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,心系“祖国事”、肩扛“国家责”,努力培养理想抱负远大、家国情怀深厚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为此,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书育人的首位。在教学活动中,教师应灵活有机地将课程思政要素融入教学中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,秉持职业操守,爱岗敬业,服务社会,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。
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强国快速转型发展时期,教育强国,科技兴业,产教融合,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。这使得教师表现为两种职场、两种身份的复合体,即院校教学和企业工作两种实践场所、教师与工程师两种职业身份的复合体。作为教师教书育人,师德为重;作为工程师带学传技,独具匠心;教师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动精神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坚持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,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教师既要有职业理想和工作热情,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。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,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良好品质,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,为广大教师躬身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方法。教育场所和教育对象有其多样性、特殊性,教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,把握好教育特点,根据学生的禀赋差异,因材施教,讲练结合、学思并举,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,指导培训好学生技术操作能力,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。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,需要教师具备深远的教育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,定期到外校和企业见学,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和实操能力,做有为教育的名师良匠。